黃楚平書記調研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建設
作者:hxjt 更新時間:2016-09-09 15:12:03
在湖北自貿區納入國家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之際,2016年9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楚平就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建設進行專題調研。黃楚平強調,要搶抓重大戰略機遇,發揮自貿區綜合優勢,進一步完善功能定位、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產業培育,為全國、全省打造開放型經濟平臺貢獻力量。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馬學軍,市政府副市長周正英,三峽樞紐港常務副主任馬宏彥及市直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城建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璽瑋,城建控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交投公司董事長殷俊,交投公司領導余慶、陳圣偉、高明紅等參加調研。
走進臨空經濟區,在聽取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凌云民用航空產業園、三峽機場改擴建、海航通航產業園、海航通航產業新城等情況匯報,并參觀貝迪克·凌云(宜昌)飛機維修項目后,黃楚平肯定項目建設成效初顯,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臨空產業鏈,為加快建設三峽臨空經濟區和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增添了信心。他說,自貿區建設離不開產業支撐,產業發展離不開自貿區平臺,要充分發揮自貿區平臺的綜合優勢和三峽臨空經濟區產業集聚效應,深度拓展產業鏈條,推進海航集團、凌云集團等企業將更多業務板塊入駐宜昌,助推三峽臨空經濟區發展。
三峽保稅物流中心是由海關監管的開放平臺,封關運行后,企業將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有效降低企業進出口資金和時間成本,同時還將對我市抓好境外加工貿易企業招商和推進跨境電商入駐具有積極作用。黃楚平走進保稅物流中心,仔細了解中心設施建設情況,他說,不僅要在“硬件”建設上創一流,還要提升服務水平,在“軟件”建設上爭一流。
在白洋港口新區,黃楚平沿途察看了物流園區、疏港大道、集裝箱堆場施工現場。在白洋港一期工程碼頭平臺,港機設備已經安裝到位,正在進行載貨調試,一期工程6個泊位開港運營后,白洋港區年貨物吞吐能力將達到1500萬噸,為宜昌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聽取殷俊同志關于白洋港區規劃、世行項目進展、在建工程進度、開工項目計劃及開港運營準備后,黃楚平對此表示高度肯定,要求在場的新聞媒體記者加大新聞宣傳力度。他說,白洋港區要加強與自貿區的對接,打造鐵、水、公、空、網和管道“六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大力發展臨港物流、臨港貿易、臨港服務業、臨港制造業、臨港產業園區,建設臨港產業集聚區,打造第四代生態智慧型現代化港口,實現港口、產業、城市的深度融合發展。
黃楚平充分肯定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建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他說,建設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是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實現開放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搶抓機遇,創新體制機制,把自貿區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用最大的力量來推進。要把產業培育作為推進自貿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培育好現有企業的同時,不斷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要抓好自貿區建設與“五大平臺”深度對接,搭建更大的開放舞臺。要完善自貿區功能定位,找準問題,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為全國全省打造開放型經濟平臺貢獻力量。
據悉,中國(湖北)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總面積27.9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先進制造等產業,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陸江海聯運物流中心、國際休閑旅游服務示范區、三峽區域開放合作實驗區、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和戰略支點。核心區域包括白洋臨港產業園、機場臨空產業園及三峽保稅物流中心等。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及城建控股集團具體安排,交投公司具體承擔三峽樞紐港白洋港口新城的投資、建設及經營,同時承接三峽臨空經濟區基礎設施及航空物流產業投融資,投資入股參與宜昌三峽保稅物流有限公司的經營管理,通過港園聯動、產城共融、港產一體、協同發展,形成“港口物流、航空物流、保稅物流”三位一體的三峽現代物流新格局。
按照“三峽樞紐核心港、臨港產業集聚區、開放開發先導區、綠色發展示范區”的發展定位,經過3年謀劃、2年建設、1年籌備,白洋港口新城已經初具雛形:其中碼頭一期工程6個泊位全面建成,港機設備正在載貨調試;物流園區基本建成,海關監管倉庫正在收尾;疏港大道通車在即,集裝箱堆場及海關查驗區正在抓緊建設,圍網封關工作有序推進,計劃10月開港試運營,將為宜昌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